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健康。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第2大常见的疾病。近年来,中国的PD发病率及患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优化PD 防治体系,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组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本报告呈现了中国PD的流行病学数据,深入分析了PD疾病和经济负担的最新情况,全面评估了中国PD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本报告将为P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专业依据,同时也为促进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期待这份PD报告不仅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公众对PD的认识。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PD 的诊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本综述汇总近几年中西医临床研究成果以及本团队临床总结,提出中西医协同治疗方案是提升PD诊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优选方案。中西医协同治疗PD方案,包括中药、针灸及传统体疗等方法,在PD全病程管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药在早期干预、减少西药用量及不良反应、改善非运动症状、延缓病程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精神障碍,多起病于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终生患病率为1%,超过一半的患者出现精神残疾,给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是造成精神残疾的重要原因,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功能和整体临床结果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认知障碍已成为精神分裂症领域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认知缺陷在患者童年期已经存在,持续影响病情及社会功能。大多数针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干预方式,包括使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干预的效果不一,尚缺少确切有效的干预方法。本文对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就未来的工作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一些建议。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血肿影像 学 特 征 对 自 发 性 基 底 节 区 脑 出 血 后 发 生 迟 发 性 血 肿 周 围 脑 水 肿(delayed perihematomal edema,dPHE)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纳入 2017年 1月—2023年 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金华市中心 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自发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向 前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偏似然估计法回归分析比较 dPHE 组和非 dPHE 组临床资 料 ,确 定 dPHE 的 独 立 影 响 因 素 ,应 用 受 试 者 工 作 特 征 曲 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该模型对dPHE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患者372例,其中dPHE组115例,非dPHE组25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dPHE 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基线血肿体积、超敏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数、NLR、混杂征、外侧型血肿、甘露 醇大剂量比例均显著高于非dPHE组(P<0.05);且dPHE组出院时NIHSS评分、住院费用也 高于非 dPHE 组(P<0.05),其住院时间也更长(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NLR [比值比(odds ratio,OR)=1.138(95%CI:1.056~1.227);P=0.001]、基线血肿体积[OR= 1.187(95% CI:1.132~1.246);P<0.001]、外 侧 型 血 肿[OR=3.067(95% CI:1.611~ 5.838);P=0.001]是 dPHE 的独立预测因素。ROC 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 0.810(95% CI:0.765~0.856)。
结论:基线NLR越高,血肿体积越大,外侧型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更易发生dPHE。
目的:提 高 对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感 染 后 渗 透 性 脱 髓 鞘 综 合 征(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ODS)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描述 4 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 ODS 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4例患者均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严重低钠血症和过度纠正,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和运动障碍等,头颅MRI检查早期无异常,2~3周后出现脑桥外伴或不伴脑桥异常信号,予以丙种球蛋白、类固醇及血浆置换等治疗,2例患者预后良好,2例患者预后较差。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ODS风险较高,可能与合并低钠血症后24 h内补钠过快有关,也可能与高血压、利尿药使用致血容量不足有关。补钠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钠变化,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等相关症状,或者头颅MRI检查提示病灶涉及皮质,则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免疫治疗和适当的护理措施。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误吸风险评估工具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的价值。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起至 2024 年 4 月不同工具评估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的相关文献。通过与金标准比较,计算不同工具诊断误吸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
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7篇,主要纳入4种误吸风险评估工具,分别为洼田饮水试验(Kubota water swallowing test,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多伦多床旁吞咽筛查试验(Toronto bedside swallowing screening test,TOR-BSST)、Gussing 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Meta分析结果显示,WST 合并敏感度为 0.57(95% CI:0.51~0.62,P=0.006)、合并特异度为0.80(95% CI:0.74~0.85,P=0.014)、DOR=5.94(95% CI:3.42~10.31,P=0.153)、AUC为 0.75。SSA 的合并敏感度为 0.87(95% CI:0.82~0.90,P=0.124)、合并特异度为 0.65(95% CI:0.59~0.71,P=0.031)、DOR=11.88(95% CI:5.63~25.07,P=0.214)、AUC为0.73。TOR-BSST 的合并敏感度为 0.65(95% CI:0.56~0.74,P=0.004)、合并特异度为0.70(95% CI:0.62~0.77,P=0.000)、DOR=3.40(95% CI:2.06~5.62,P=0.000)、AUC为0.69。GUSS 的合并敏感度为 0.96(95% CI:0.91~0.99,P=0.425)、合并特异度为 0.62(95% CI:0.52~0.71,P=0.729)、DOR=34.71(95% CI:12.39~97.24,P=0.893)、AUC为0.92。
结论: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中,WST、SSA、TOR-BSST和GUSS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GUSS的综合诊断效能更高。
本文报道1例头颅MRI影像提示为“脑干十字面包(hot cross bun,HCB)征”的患者,最终诊断为多系统萎缩-小脑性共济失调型。通过回顾HCB这一特殊神经影像征的发现历程以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探讨了HCB征与神经系统多种疾病的关联性以及鉴别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