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25
  

  • 全选
    |
    指南解读
  • 岳 玲, 江叶昊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5, 21(1): 1-5.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4-02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其患病人数不断增多,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AD的早期诊断和精准诊断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AD相关影像和体液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PET在检测脑内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沉积方面的新突破,以及体液标志物中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等。2024年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Alzheimer’s Association,NIA-AA)对 AD 诊断和分期标准进行了更新,即AD诊断和分期标准修订版(2024)。本文旨在对AD诊断和分期标准修订版(2024)进行解读,同时对AD诊断和分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并且帮助科研人员更深入地探讨AD的发病机制。

  • 专家笔谈
  • 初曙光, 王 刚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5, 21(1): 6-11.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4-0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myloid-related imaging abnormalities,ARIA)是一种影像学异常表现,其狭义上是默认为特指MRI图像的异常表现,而非CT或PET图像的异常表现。ARIA 的 MRI 表现具有特征性,即 ARIA-E(水肿或积液)和 ARIA-H(微出血或含铁血黄素沉着)。这种MRI异常表现仅见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及特定的疾病场景中,均与β-淀粉样蛋白相关,具有诊断特异性。本文从 ARIA 的历史和定义、影像学表现及检测方法、ARIA-E和ARIA-H严重度分级以及ARIA相关临床问题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识别和处理ARIA提供参考。

  • 常 燕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5, 21(1): 12-16.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4-0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临床和研究领域的技术进步使得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是 AD 的核心生物标志物,Aβ-PET 可以客观地检测脑内的异常 Aβ 沉积和分布情况,被广泛应用于 AD 的早期精准诊断和疗效评估。本文对AD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阐述,重点介绍Aβ-PET在AD诊疗中的应用及价值。

  • 综述
  • 周 滢, 余小萍, 朱 圆, 王 琳, 周 燕, 张 娴, 邱 梅, 姚红英, 王 刚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5, 21(1): 17-25.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4-0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老年认知障碍患者面临一系列安全事件,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潜在风险。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场景中的跌倒、误吸或噎食、走失、用药安全和暴力攻击行为,而对家庭用火、虐待、财产安全和驾车安全的关注则相对不足。安全事件的评估主要依赖于主观评估工具,客观评估工具仍需进一步发展。现有针对不同认知障碍程度或场景的护理干预证据不足。本文对上述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影响因素、主客观评估工具以及循证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医护人员开展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安全管理提供指导,不断提升患者安全护理的管理水平。

  • 病例报告
  • 徐旭华, 汤可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5, 21(1): 26-33.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4-0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报道1例后部皮质萎缩(posterior cortical atrophy,PCA)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并结合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对 1 例 PCA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复习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鉴 别诊断和治疗策略。

    结果患者,男性,67岁,以记忆力下降3年余为主诉就诊。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视空间障碍、视知觉障碍和Gerstmann综合征。神经心理学评估显示整体认知功能波动性下降,早期记忆力相对保留。头颅MRI显示顶叶、枕叶及颞叶萎缩,以顶叶萎缩最为突出。脑脊液检查显示 Aβ1-42/Aβ1-40 比值降低和磷酸化 Tau 蛋白(181)升高。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PCA。给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治疗。

    结论PCA 是一种以视觉和空间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独特,易被误诊或漏诊。提高对PCA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评估、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 原创研究
  • 周利冰, 杨 洁, 陈 萌, 李 丽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5, 21(1): 34-40.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4-0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不同严重程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反应特征,分析其潜伏期和波幅与ASD儿童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10 月至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 100 例 ASD 儿童纳入研究。根据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分结果分为轻至中度组和重度组,探讨 2 组 ASD 儿童中线位点(Fz、Cz、Pz)的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潜伏期及波幅的特征,分析其潜伏期和波幅与ASD儿童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 100 例 ASD 儿童,其中轻至中度组 59 例,重度组 41 例。2 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家族史和药物治疗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Fz、Cz、Pz 中线位点 P300 潜伏期值(P 值分别为<0.001、0.008 和 0.004)及 Cz、Pz 中线位点P300 波幅值(P 值分别为<0.001 和 0.004)与 ASD 儿童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z 位点 P300 潜伏期值可能是 ASD 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8(95% CI:1.008~1.028),P<0.001],Cz 位点 P300 波幅值可能是 ASD 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OR=0.505(95% CI:0.352~0.726),P<0.001]。根据入组 ASD 儿童的 CARS 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ASD 儿童各中线位点 P300 潜伏期值与 CARS 评分呈正相关(P<0.01),ASD儿童Cz和Pz中线位点P300波幅值与CARS评分呈负相关(P<0.001)。

    结论:不同严重程度ASD儿童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病情严重程度高的ASD 儿童各中线位点的 P300 潜伏期更长,Cz 和 Pz 中线位点的 P300 波幅更低;Fz 位点P300潜伏期值可能是ASD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Cz位点P300波幅值可能是ASD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检测能够为评估ASD儿童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一种神经电生理学的客观依据。

  • 洪爱云, 万琼红, 方巧莉, 苏晓萍, 谢宝缘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5, 21(1): 41-47.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4-0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带有康复功能的医用约束手套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偏瘫伴置管患者中,评估其肢体约束保护效果和协助康复能力。

    方法:选取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1月12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符合入排标准的70例脑卒中后肢体偏瘫伴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观察组采用带有康复功能的医用约束手套进行保护性约束,对照组采用传统约束带进行保护性约束,2组患者均经过14 d的早期肢体锻炼及观察。采用神经内科身体约束核查表及Brunnstom评定量表对患者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指端血运情况、瘫痪侧上肢运动能力、非计划拔管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2组患者的脑卒中类型、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保费用支付方式、发生脑卒中次数、置管情况、瘫痪侧肢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14 d干预及观察期间,观察组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32),观察组约束部位指端血运良好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3),观察组瘫痪侧上肢运动能力改善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无统计学差异(P=0.112)。

    结论:带有康复功能的医用约束手套能更好保护性约束脑卒中后肢体偏瘫伴置管患者,同时对瘫痪侧上肢运动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促进了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

  • 综述
  • 林川平, 李 霞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5, 21(1): 48-54.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5-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癫痫是具有多种不同病理基础和临床表现的慢性脑部疾病,是最常见的脑部疾病之一。其具有反复性、复杂性、突发性及长病程性的特点,且在婴幼儿阶段以及老年阶段发病率相对较高。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运用藏象学说与经络学说,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运行的中医特色疗法在癫痫治疗上展现出了独特优势。本文通过总结针灸、刺络放血、推拿按摩、耳穴压豆、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探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癫痫治疗提供的更多的选择。

  • 医学书籍评论
  • 刘登堂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5, 21(1): 55-58.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4-0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精神障碍诊断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和金标准,仍主要依赖症状学描述性诊断体系,其精准诊断受到诸多限制。传统的精神科诊断以病史询问、精神检查为基础,诊断难点包括对症状判断的主观性、多维视角缺失,以及诊断整体观不足。精神科诊断应综合症状群特点、功能损害和疾病背景,结合辅助检查提升临床诊断的精准性,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精神科诊断、治疗及临床科研的全面发展。

  • 医学名词解析
  • 赵乐雅, 王 刚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5, 21(1): 59-62.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4-0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日常学术交流及诊疗常规中,对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简称功能性神经疾病)、功能神经外科以及功能神经医学(类似脊骨神经医学)的名词定义理解及使用上存在较多混淆和错误。功能性神经疾病代表的是一类特定的疾病,此处“功能”指的是疾病的性质;功能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的一个新兴分支,此处“功能”指的是手术或干预后的结果——功能的恢复或改善;功能神经医学则是一种融合了脊骨神经医学、康复医学、神经病学、针灸等多学科理论的替代医疗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