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1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6-25
  

  • 全选
    |
    热点聚焦
  • 杨立刚,管阳太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2): 61-65.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缺血性脑卒中的日益高发和发病年龄的日趋年轻化,对超早期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血管再通治疗以恢复血流供应,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及后期功能康复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血管再通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性再通和桥接治疗等。本文介绍了国际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临床血管再通方法,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血管再通方法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争议热点进行讨论。
  • 新视野
  • 陈 华,金莉蓉,李 洋,沈 妍,周 宇,季建林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2): 66-69.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舞动帕金森病项目通过舞蹈课程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情感、身体机能、认知和人际关系。舞动帕金森病项目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肢体的协调能力,改善其步态和行动流畅性,并且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能力、认知能力和自我效能感。2001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帕金森病组织和马克·莫里斯舞团共同创建了舞动帕金森病项目,将音乐和舞蹈融入帕金森病的治疗中。本文阐述了舞动帕金森病项目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并介绍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原创研究
  • 陈玉芬,李 蔷,罗娟子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2): 70-73.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接受康复护理的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基于引导式教育理念的康复护理方法。分别在初诊时和治疗结束后24周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对患儿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疗效。 结果:2组患儿治疗结束后24周时的GMFM能区评分均较初诊时显著提高(P值均<0.05),并且研究组的评分(84.37±5.94)显著高于对照组(68.77±6.02)(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6.7%,52/60)亦显著高于对照组(68.3%,41/60)(P<0.05)。 结论:将引导式教育理念引入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综述
  • 孙传河,高鹏琳,廖伟龙,姜文斐,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2): 74-79.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转化为诱导多能干(induced pluripotent stem,iPS)细胞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作用类似,均有分化成机体各种成熟细胞的潜能,但前者可以避免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存在的免疫排斥和医学伦理等问题。因此,iPS细胞在基础及临床研究领域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iPS细胞历经10年的研究历程、iPS细胞目前在临床各类疾病及药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及iPS细胞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重点阐述iPS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余 敏,詹 青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2): 80-84.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指由全身性炎性反应引起的一种弥漫性大脑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常被漏诊。目前,仍缺乏统一而确定的SAE诊断标准,其诊断主要依据于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技术可早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检查监测到SAE患者病情的变化,且具有无创性、可重复进行床旁操作以及快捷的优点。本文对脑电图或连续脑电图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神经电生理技术在SAE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廖伟龙,姜文斐,孙传河,高鹏琳,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2): 85-90.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一种影响生活质量并给社会经济和情感带来负担的疾病。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尽早进行干预可以延缓甚至逆转认知功能的衰退,改善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资源。本文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角度分别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和科研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病例报告
  • 何木楠,秦保锋,龚 帆,李绍康,俞晓飞,郭咏梅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2): 91-97.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临床对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myopathy, encephalopathy,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MELAS)综合征的认识。 方法:报道1例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对MELA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结果:MELAS综合征是线粒体疾病的一种类型,主要累及脑和肌肉组织并伴有卒中样发作,在临床上应与脑炎和脑梗死进行鉴别。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结论:MELA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远期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王勤鹰,顾 勤,余 敏,姜嘟嘟,詹 青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2): 98-103.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以减少临床误诊。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年轻的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诊疗过程及随访资料。 结果:该患者以发热起病,病情迅速进展,并伴有癫痫持续状态、运动障碍和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后,给予免疫治疗。病程3个月时,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并渐趋好转;病程15个月时进行随访,预后较好。 结论:临床上对于出现精神障碍、肌张力运动障碍和癫痫的年轻患者,应及时进行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血清抗体检测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 教学研究
  • 潘卫东,姜文斐,孙传河,廖伟龙,高鹏琳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2): 104-108.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带教不应是一种固定的、封闭的模式,其教学指导思想应当是开放的,通过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经验,从而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基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法,建立复杂病例推理的临床带教模式,并应用于中医神经内科学疾病的临床教学中,可以改进临床带教方法,丰富带教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针对神经内科复杂疾病和疑难疾病的隐蔽性及推理性,指导学生发现患者病史和体征中隐藏的蛛丝马迹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微小异常,这些都可能成为诊断的关键点。通过PBL,不仅推广了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内科疾病的理念,而且提高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内科疾病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