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12-25
  

  • 全选
    |
    专家讲坛
  • 彭 静,管阳太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4): 143-150.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目前已批准的疾病修饰疗法类药物可以抑制MS的外周免疫攻击,但未能阻止进展型MS或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程。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固有免疫细胞,不仅发挥免疫防御作用,还能调控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和发育,清除凋亡细胞,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近年来,已发现多种临床治疗MS的药物对小胶质细胞具有调控作用。临床前研究也证实靶向小胶质细胞的治疗策略在MS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对小胶质细胞在MS 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原创研究
  • 郑雅彬,万琼红,赵惠芬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4): 151-157.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口腔操联合一口量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摄食管理的疗效。

    方法:2019年2月—12月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70例,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吞咽困难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接受口腔操联合一口量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级、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以及流涎和误吸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02),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2.86% vs 31.43%,P = 0.012)。研究组治疗后流涎和误吸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27,P = 0.034),而对照组治疗后流涎和误吸发生率均较治疗前增加(P = 0.029,P = 0.016)。

    结论:口腔操联合一口量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摄食管理,改善吞咽功能,降低流涎和误吸发生率,促进安全进食,从而减少吸入性肺炎,提高生活质量。
  • 曾海辉,陈妙婷,肖运华,杨小琴,林丽萍,黄晓娜,王为春,陈 爽,梁莉斯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4): 158-164.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纳入2个样本。样本1纳入持续接受康复治疗6个月的76例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样本2纳入持续接受康复治疗≥2年的108例ASD患儿。按照开始康复治疗时的年龄,分为早期康复组(≤3岁)与非早期康复组(>3岁~≤5岁)。所有患儿均接受以社会功能为主线的综合干预模式结合针灸疗法的康复治疗。样本1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6个月后进行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第3版(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Third Edition,PEP-3)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估。样本2于6岁(正常入学)或7岁(延迟1年入学)时评估入读普通学校或特殊学校的比例。

    结果:样本1和样本2中,早期康复组与非早期康复组治疗前的CARS 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样本1中,早期康复组PEP-3 模仿项目较非早期康复组明显进步(P = 0.022),其余项目包括认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小肌肉、大肌肉、情感表达、社交互动、非语言行为特征和语言行为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早期康复组的CARS总评分也较非早期康复组显著进步(P < 0.05)。样本2中,早期康复组入读普通学校的比例显著高于非早期康复组(41.67% vs 20.83%,P < 0.05)。

    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ASD患儿的康复疗效,并且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也期望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
  • 王 燕,林秀瑶,朱达斌,许云辉,蔡耿辉,宫淑杰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4): 158-164.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居家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疗效的影响。

    方法:2018年8月—2019年3月8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微信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出院前,2组患者均接受针对脑卒中的治疗以及健康宣教和康复训练指导。出院后,对照组患者进行自我康复训练,不给予任何干预;微信干预组患者通过微信平台接受康复训练指导和监督。分别于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以及出院后6个月评估和比较2组的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

    结果:2组患者出院前的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微信干预组的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居家康复指导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吴梦颖,陈乾泰,彭思琪,孟 飞,仇美慧,赵永芬,陈 莉,朱 明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4): 171-177.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当前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主要在社区康复中心或养老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但是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后续康复治疗。在“互联网+医疗”的趋势下,为了更好地指导帕金森病患者的居家康复训练,有必要开发一款针对帕金森病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的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APP)。本文从“健康宣教”“康复训练”“居家改造”“治疗记录”“其他”5个方面讨论了APP的板块及功能设计,希望为相关康复APP 的设计提供参考。
  • 综述
  • 俞昊君,郝 勇,王 侃,管阳太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4): 178-185.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体相关脑炎是一类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针对神经元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抗原的抗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抗原位置的不同、抗体的致病作用以及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性,抗体相关脑炎可以分为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和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PS)。本文聚焦于抗体相关脑炎的免疫致病机制,探讨发病的诱因、免疫耐受失败、致病抗体的产生及其破坏作用以及血脑屏障的损害等,旨在促进对AE与PS致病机制及治疗原则差异的认识,为自身免疫性脑炎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 病例报告
  • 陈 倩,唐 军,陶文强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4): 186-190.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颅底畸形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肢体麻木无力和共济失调等,而以发作性意识丧失为特征的颅底畸形的相关报道很少。本文报道1例以发作性意识丧失及入睡后呼吸暂停为特征的颅底畸形病例,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参考。

    方法:报道1例以发作性意识丧失及入睡后呼吸暂停为特征的颅底畸形病例的临床诊治经过。

    结果:1例33岁男性患者因“发作性意识丧失2 d”就诊,以发作性意识丧失及入睡后呼吸暂停为特征性临床表现。入院时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显示延髓结构模糊,因病情不稳定,故未能进一步评估颅底结构,导致延误诊断。住院期间,患者反复发作意识丧失及呼吸暂停,翻身时诱发四肢强直痉挛伴面唇紫绀,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脱机后行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颅底畸形(Arnold-Chiari畸形)。因保守治疗效果差,遂行手术治疗,切除下移小脑扁桃体等方式予以减压,解除脑干受压状态。术后1周随访,患者神志清晰,脱机后可维持自主呼吸。

    结论:计算机体层成像诊断颅底畸形较为困难,需与延髓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如果临床上高度提示颅底畸形,应尽早开展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尽早实施外科手术有助于改善重症病例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