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9-2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丁 婕,管阳太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3): 91-99.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低,可累及脊髓和视神经等多个部位,临床表现多样,应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因此NMOSD 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探讨了NMOSD的诊断与影像学鉴别诊断,重点关注于神经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NMOSD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 原创研究
  • 潘莉君,王 娟,俎金燕,李 磊,赵一旭,周 斌,沈 沸,李志勇,陈增爱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3): 100-107.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缺血性脑卒中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CCD)的发生对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临床结局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定量参数诊断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CCD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56例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9 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均接受头颅常规MR成像(MR imaging,MRI)、IVIM 成像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检查。测量ASL成像序列病灶侧及健侧小脑半球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相应的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I)CBF。以AICBF>10%判定为CCD阳性。测量双侧小脑半球IVIM成像定量参数,包括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以及单指数模型参数ADC,并且计算各参数的AID、AID﹡、AIf和AIADC。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双侧小脑半球各参数值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IVIM成像各参数与CBF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IVIM成像相关参数检出CCD阳性的诊断效能。

    结果:39 例患者中,CCD阳性者15例(38.5%),CCD阴性者24例(61.5%)。CCD阳性组入院和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高于CCD阴性组(P<0.05)。CCD阳性组双侧小脑半球D值和f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侧D﹡值低于患侧,而f值高于患侧。AID﹡与AICBF呈正相关(r=0.502,P=0.001),AIf与AICBF呈负相关(r=-0.347,P=0.003)。AID﹡和AIf在检出CCD阳性方面显示出较好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和0.717。

    结论:IVIM 成像定量参数有助于检出幕上缺血性脑卒中后CCD。
  • 何敏超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3): 108-114.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服药依从性相关主观因素改善对提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应。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0月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30例AD患者,其中1例于研究期间退出,其余29例完成9个月的研究。改善服药依从性相关主观因素的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增加面谈和电话访视次数,建立患者档案;由药物发放者负责药物发放和回收;提高看护者对服药依从性的重视及配合程度,记录服药卡,监督服药。采用药片计数法计算服药依从率。将本研究的平均服药依从率与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报道的服药依从率以及标准服药依从性良好率(80%)和优秀率(90%)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本研究中,总的9个月的平均服药依从率为92.3%±13.9%,全程服药依从性良好率和优秀率分别为88.9%和79.5%;第9个月末的平均服药依从率为92.1%±13.2%,服药依从性良好率和优秀率分别为84.6%和80.8%。本研究总的9个月的平均服药依从率均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服药依从率(P<0.001);第9个月末的平均服药依从率亦高于除中国台湾地区文献以外其他文献报道的结果(P<0.001)。本研究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标准服药依从性良好率(P<0.001),但是与标准服药依从性优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改善医护人员和看护者的主观因素,可以提高AD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王 恒,倪建俐,黄美琴,王 静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3): 115-120.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加味星蒌承气汤对痰热腑实型脑梗死患者呃逆的康复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80例痰热腑实型脑梗死后呃逆患者被随机分入加味星蒌承气汤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味星蒌承气汤组加用加味星蒌承气汤口服治疗10 d。10 d治疗结束时,评价呃逆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10 d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开始后第30天的呃逆发生频率及每次呃逆的持续时间,以及外周血Ca2+、Mg2+和Na浓度以及血清促胃动素水平。

    结果:10 d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呃逆均有所缓解,加味星蒌承气汤组有效率(92.1%)显著高于对照组(82.1%)(P<0.05)。2 组治疗后的呃逆发生频率及每次呃逆的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加味星蒌承气汤组10 d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开始后第30天的呃逆发生频率及每次呃逆的持续时间均较同期的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治疗后,2组的外周血Ca2+、Mg2+和Na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促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但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味星蒌承气汤辨证治疗痰热腑实型脑梗死后呃逆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但是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
  • 综述
  • 陈 妙,黄建平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3): 121-128.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伴吞咽障碍发病率高,早期症状隐匿,识别率低,易导致吸入性肺炎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使用有效的筛查工具和客观的仪器检查有助于及早识别吞咽损害模式,为PD伴吞咽障碍患者制定包括药物、手术和康复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中医以整体观、辨证辨病相结合以及经络腧穴等理论为基础,治疗PD伴吞咽障碍具有一定的优势。综合康复技术和中医疗法进行协同治疗,可使PD伴吞咽障碍患者获得优化治疗。本文对PD伴吞咽障碍的诊断与评估、治疗与康复以及中医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科医师、言语及吞咽治疗师及其他相关临床医师在管理PD伴吞咽障碍的临床实践中提供帮助。
  • 病例报告
  • 钱忆家,王 强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3): 129-133.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农村地区及烧煤地区的群众及医护人员对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性脑病的认识。

    方法:对1例老年男性重度CO中毒性脑病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详细描述,总结CO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

    结果:患者的重度CO中毒性脑病以瘫痪、认知能力下降和继发性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的瘫痪和认知能力逐渐改善,未有癫痫发作。

    结论:CO中毒性脑病是急性CO中毒后的一种迟发性脑病,在救治急性CO中毒患者的同时,必须考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风险,尽早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
  • 孙超磊,陆 亮,黄黎明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3): 134-137.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平衡训练联合心理疏导对车祸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1例车祸后患者经排除器质性损伤后,诊断为平衡功能障碍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轻度抑郁和焦虑。给予平衡训练联合心理疏导治疗,采用精神心理量表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20次治疗后,患者恢复平衡功能,能够独自穿越马路,创伤后应激障碍也逐渐缓解。Berg平衡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e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均明显改善。

    结论:对于车祸后主要因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导致的平衡功能障碍,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心理疗法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教学研究
  • 戎靖枫,SCHR?DER Joana,池 浩,司马旦旦,郑宣璐,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0, 16(3): 138-142.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0-0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教育背景的留学生在学习以辨证论治为中心的中医课程时,容易对中医产生疑问,甚至认为以症状为中心的中医个体化诊疗体系是故弄玄虚。以症状为中心,尝试将西医的疾病亚型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相对应,同时利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留学生开展中医教学,有利于激发留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促进留学生深入理解中医理论,使中西医结合教学更具可行性。此教学法同样适用于“西学中”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