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1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12-25
  

  • 全选
    |
    青年论坛
  • 靳令经, 潘丽珍, 王琳, 万新华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4): 173-180.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BoNT)是由肉毒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通过水解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NARE)复合体,阻断神经递质释放,达到化学性去神经支配作用,已在临床诊疗及美容整形等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oNT中毒是由BoNT过量导致的一种神经瘫痪性疾病。医源性BoNT中毒大多与使用非正规渠道来源的BoNT或不规范使用BoNT有关。BoNT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急性、对称性、下行性迟缓性瘫痪,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BoNT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尽早使用BoNT抗毒素,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由于病原菌检测或BoNT检测耗时较长,因此临床诊断BoNT中毒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而神经电生理检查则有助于鉴别诊断。本文对BoNT中毒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期为BoNT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 专家观点
  • 周欢霞, 于小明, 刘倩雯, 王宏林, 王川, 吴萍, 詹青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4): 181-185.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典型症状,其中手和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作业表现,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本文基于人-环境-作业(person-environment-occupation,PEO)模式,从人、环境、作业活动和作业表现等方面,探讨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康复治疗,以期提升人们对中国脑卒中患者作业治疗内涵的理解。通过作业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行为表现,减轻功能受限程度,增强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原创研究
  • 裘明静, 张琪, 金爱萍, 王文协, 方珉, 谈艳, 刘学源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4): 186-190.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吸烟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男性高血压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in cardiac-cerebral vascular event,MCCVE)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355例男性高血压患者,按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166例)和不吸烟组(18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浆Hcy水平。评估吸烟及血浆Hcy水平与男性高血压患者MCCVE发生率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CCVE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吸烟组血浆Hcy水平[(17.74±12.64)μmol/L]高于不吸烟组[(15.37±5.37)μmol/L](P<0.05)。吸烟组总的MCCVE发生率(57.83%)高于不吸烟组(44.44%)(χ2=9.324,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程、吸烟和血浆Hcy水平是MCCVE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其中,吸烟的比值比为1.786(95%可信区间:1.131~2.820),血浆Hcy水平的比值比为1.035(95%可信区间:1.004~1.073)。结论 吸烟可使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和MCCVE发生率均升高。年龄、高血压病程、吸烟和血浆Hcy水平是MCCVE的独立危险因素。
  • 佘君慧, 罗娟, 林达伟, 林亦文, 游桦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4): 191-196.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是否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入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组(38例)和单纯的运动想象疗法组(38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分别接受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和单纯的运动想象疗法,共治疗4周。对2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评分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ARAT评分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值均<0.05)。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ARAT评分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单纯的运动想象疗法组(P值均<0.05)。结论 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治疗,与单纯的运动想象疗法相比,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 殷晓明, 王栋磊, 惠鲁生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4): 197-201.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行早期血性脑脊液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对2007年1月—2016年7月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早期接受腰椎穿刺引流和脑室持续外引流以引流血性脑脊液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后2~7 d并发脑血管痉挛12例(30.0%),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后1~2个月,3例(7.5%)患者出现脑积水;术后1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分级结果显示,37例(1级)为恢复良好,2例(2级)为轻度残疾,1例(6级)为预后不良(家属放弃治疗后,因肺部感染而死亡)。至随访结束,39例患者中,37例(94.9%)患者治愈或好转;2例(5.1%)患者智力下降,但未发生偏瘫、失语和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行腰椎穿刺引流和脑室持续外引流以释放血性脑脊液,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而廉价的有效治疗方法。
  • 流行病学研究
  • 陈立新, 沈雪辉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4): 202-207.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厦门市湖里区是全国慢性病防治改革试点地区。本研究旨在调查厦门市湖里区常住居民中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合适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方法 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在厦门市湖里区居住时间>6个月的≥18周岁的常住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患病率以及社区健康管理现状。结果 本次抽样调查的时间为2013年7月,共抽取得到3 300例研究对象,获得3 240份有效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8.18%。其中,男性1 583例(48.86%),女性1 657例(51.14%)。总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1.36%、5.31%、4.48%和10.74%。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2.30%、6.51%、7.08%和8.09%,女性分别为20.46%、4.16%、1.99%和13.28%。本研究样本中,至少接受过1项健康管理干预的慢性病患者占9.26%(300/3 240)。结论厦门市湖里区常住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中国的平均水平,表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厦门市湖里区常住居民中呈现出一定的流行。实施社区健康管理有助于防治慢性病,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同时减轻经济和家庭负担。
  • 综述
  • 王新新, 陆钦池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4): 208-214.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脑胶质瘤是脑部肿瘤最常见的类型,30%~50%的脑胶质瘤患者可继发癫痫发作。部分脑胶质瘤患者在接受肿瘤切除术后依然有癫痫发作。因此,探讨脑胶质瘤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脑胶质瘤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包括谷氨酸及其转运体的变化、脑胶质瘤细胞内Cl浓度调节异常、γ-氨基丁酸(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信号通路介导的抑制性作用的变化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异常等,并介绍了基于脑胶质瘤继发癫痫发病机制的治疗药物,包括胱氨酸-谷氨酸转运体(cystine-glutamate transporter,xCT)阻断剂柳氮磺吡啶、Cl浓度调节剂布美他尼以及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等,以期为脑胶质瘤继发癫痫提供新的有效治疗药物。本文还对控制脑胶质瘤继发癫痫发作的传统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小结。
  • 孙传河, 廖伟龙, 高鹏琳, 姜文斐, 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4): 215-220.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科急危重症,具有高致残率及病死率,当其发生二次脑损伤后,后果更加严重,死亡率显著升高。本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全面探讨,并从西医学和中医学的不同角度,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同时对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策略进行综述。
  • 病例报告
  • 王雪, 万春晓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4): 221-227.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的临床诊治率较低,相当一部分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而正确的康复治疗。本文旨在报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致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1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入1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致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患者,对该患者进行包括舌肌运动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和远红外线治疗在内的为期15 d的综合康复治疗及口服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诊治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接受综合康复治疗15 d后,舌肌较治疗前灵活,构音较治疗前清晰,吞咽时对食团的控制能力和搅拌能力均得到改善;伸舌虽然仍略向右偏斜,但舌正中沟与正中线的夹角较治疗前减少17.5°;右侧舌体表面皱褶减少,舌体饱满红润;舌尖向上可触及上嘴唇;向左舔嘴角时费力程度减轻;向右伸舌时颈部肌肉张力明显降低;向口腔内部卷曲舌尖可触及软腭边缘。康复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的康复治疗方法鲜见报道。在口服神经营养药物的基础上,同时应用舌肌运动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和远红外线治疗在内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舌肌运动功能和舌肌萎缩程度,成为改善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的安全而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 医学写作
  • 黄文华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 12(4): 228-232.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6-0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病例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论文体裁,也是深受临床医生欢迎的论文体裁之一。病例报告往往通过对1个、2个或系列病例的诊疗经过进行生动地描述,为临床医生提供第一手的感性资料,不仅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随访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培养锻炼临床诊疗思维,甚至对整个社会具有教育意义,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然而,在许多医学期刊的稿约中,涉及病例报告写作要求的内容却很少甚至缺如,这一现象在国内和国外期刊中均普遍存在,尤以国内为著。由于缺少相应的写作指导,导致病例报告的写作质量参差不齐,降低了病例报告的录用率。本文旨在对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学术研究实施与报告和医学期刊编辑与发表的推荐规范》以及CARE指南中有关病例报告写作规范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并以CARE信息清单为阐述重点,以期为提高国内作者的病例报告写作水平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