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细胞。在人类大脑的全部细胞中,星形胶质细胞所占比例可达20%~30%。数量众多的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与其所占比例相对应的重要生理功能,例如为神经元供能、调控神经系统的离子和代谢平衡,以及维持大脑与血脑屏障结构等。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非常主动地参与到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和病理过程中。本文对星形胶质细胞的起源、生理功能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在生理构造、大脑结构与功能、生殖生理以及昼夜活动节律等方面均非常相似,因此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中具有显著而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利用药物诱导、物理损伤以及基因工程技术,已逐步建立了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猴模型,为开展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模型。本文综述了神经系统疾病猴模型的特点以及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遗传性神经发育疾病中的优势及其应用,阐述了利用猴模型开展神经疾病细胞及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期望对利用猴模型进一步探究疾病机制以及推进新疗法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RNA分子上存在100余种化学修饰, 其中6-甲基腺嘌呤(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中丰度最高的修饰,也是当前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RNA修饰相关表观转录组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6A修饰及其改变在多种生理和病理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m6A甲基化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结合蛋白的功能,概括了m6A修饰的生物学功能,以及m6A修饰在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神经分化中的作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注射治疗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单中心245例接受BTX-A注射治疗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以及与Cohen痉挛强度分级和BTX-A注射疗效的关联。
结果:245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中,女性为159例(64.9%),就诊时平均年龄为54.2±10.3岁;男性为86例(35.1%),就诊时平均年龄为48.3±8.6岁。137例(55.9%)为左侧面肌痉挛,其中女性患者97例[ 占女性患者的61.8%(97/159)],男性患者40例[ 占男性患者的46.5%(40/86)]。根据Cohen痉挛强度分级,轻度痉挛患者51例(20.8%),中至重度痉挛患者194例(79.2%);与轻度痉挛患者相比,中至重度痉挛患者的年龄较大(P=0.021),病程较长(P=0.012)。偏侧面肌痉挛伴同侧耳鸣患者48例(19.6%),其中46例(95.8%)为中至重度偏侧面肌痉挛。轻度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BTX-A平均注剂量为35.5±5.2 U,平均疗效持续时间为145.5±36.1 d;中至重度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BTX-A平均注射剂量为40.2±5.8 U,平均疗效持续时间为137.8±34.5 d。治疗后4周时随访,总有效率为96.3%,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治疗满意度平均为75%。
结论:偏侧面肌痉挛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并且左侧患病比例也高于男性;中至重度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占比较高,并且与同侧耳鸣症状相关;所有患者均对BTX-A注射治疗反应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