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9-25
  

  • 全选
    |
    原创研究
  • 肖本杰, 毕 涌, 钟 萍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2, 18(3): 95-103.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2-0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源性脑梗死(acute 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ACCE)患者梗死面积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出院的 65 岁以上的 ACCE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l)序列显示的梗死面积分成大、中、小面积组,对3组的临床一般资料和血化验指标的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对差异显著的相关因素进行有序多分类loa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共收集 146 例老年 ACCE 患者,其中男性 41 例、女性 105 例,分别对大、中、小梗死面积的3组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住院死亡率、血钠、血氯、血镁、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脑钠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 ratio,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有序多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比值比为 1.062(95%置信区间:0.029~0.108):P<0.01]、NIHSS 评分[比值比为 18.139(95%置信区间:1.001~4.680):P<0.01]、hsCRP[比值比为 1.086(95%置信区间:0.027~0.138):P<0.011、BNP[比值比为 1.001(95%置信区间:0.000~0.002):P<0.011、NLR[比值比为 1.053(95%置信区间:0.000~0.111):P<0.051是老年 ACCE 患者梗死面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hsCRP、BNP、NLR 与老年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明显相关,hsCRP、BNP、NLR 是老年 ACCE 患者,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防治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

  • 崔雪莲, 谢 凡, 谈 笑, 张 丹, 张 一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2, 18(3): 104-111. https://doi.org/10.12022/innr.2021-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中文版快速认知筛查(Rapid Cognitive Screening,RcS)在中国急性期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筛查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方法:对英文版 RCS 量表进行翻译并汉化为中文版本,招募 2020年1月-2020 年6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病程在1周以内的的 42 例脑卒中患者,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中文版 RCS 分别评估其认知功能,系统评价中文版 RCS量表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中文版 RCS 量表重测可靠性高度相关[总分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coefficient,ICC)为 0.955],评估者间一致性高度相关(ICC为 0.983~0.992)。中文版 RCS 与MMSE 呈中度相关(r= 0.583,P<0.01),与 MoCA 中度相关(r= 0.721,P<0.01),但其与MoCA 的相关性高于 MMSE。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 MMSE 为金标准,中文版 RCS 和 MoCA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 0.757 和 0.824,RCS 截断值为 5.5 分时,识别认知障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789 和 0.609:以 MoCA 为金标准,RCS和 MMSE 的 AUC 分别为 0.929 和 0.894,RCS的截断值为 8.5 分时,识别认知障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714 和 0.913。

    结论:中文版 RCS 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有效的认知功能筛查工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快速筛查工具。

  • 赵 佩, 朱德生, 杨 瑾, 袁 剑, 蔡 坚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2, 18(3): 112-119.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2-0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丁苯酞对缺血性脑损伤体内外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方法:体内实验中,将 24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丁苯酞低剂量组、丁苯酞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通过灌胃方式每日给药1次,持续1个月,使用电凝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动物模型,随后继续给药,直至造模后第 10 天处死,并检测相关指标。体外实验中,将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和给药组,建立缺氧缺糖/复氧复糖模型,并检测相关指标。

    结果:体内实验中,造模后第 10 天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有降低趋势,脑梗死体积较大,TNF-α 及 IL-1β 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TARF6 蛋白水平增高,Nrf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丁苯酞高剂量组损伤得到逆转。体外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 TNF-α、IL-B、ROS 的含量显著升高,SOD 活性显著降低,TRAF6 蛋白表达升高,Nrf2 表达降低,而丁苯酞组损伤情况得到缓解。 

    结论: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丁苯酞对缺血性脑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 综述
  • 耿树莉, 李 薇, 李立国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2, 18(3): 120-130.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22-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7个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内容包括所有关于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是从建库时间至 2022年1月31日。按照 Cochrane 手册5.1.0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每一篇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和偏倚风险评估,并提取数据。应用 RevMan 5.4.1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共纳入 12 项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共 585 例。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能够降低帕金森病患者的美国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III(The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Part III ,UPDRS III)评分[平均差:-3.09(95%置信区间:-4.54~-1.64);P<0.0001]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评分[平均差:-1.33(95%置信区间:-1.83~-0.84);P<0.000 01],提高 Berg 平衡量表评分[平均差:6.73(95%置信区间:6.55~6.90);P<0.00001],但对 6 min 步行距离测试(6-minute Walk Test,6-MWT)评分无明显影响[平均差:4.5495%置信区间:-10.63~19.72),P=0.561。

    结论: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和平衡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对于步行能力的改善,尚无足够的证据。

  • 岳雅蓉, 项文平, 薛 慧, 王雅明, 牛翻燕, 赵吉利, 何 飞, 满乾坤, 田跃龙, 刘 忠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2, 18(3): 131-143. https://doi.org/10.12022/innr.2022-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偏瘫性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又称卒中后肩痛,指在脑卒中后2~3个月发生的肩部疼痛症状,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HSP病因复杂,治疗方法也要根据病因进行选择。药物治疗、神经电刺激、肩胛上神经阻滞、肉毒毒素注射和重复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神经因素引起的疼痛:肌内效贴、矫形器和吊带主要用于机械因素引起的疼痛;针灸主要通过疏经活络、活血化瘀增加肌肉局部的血流量,从而改善疼痛症状。对于多病因造成的 HSP,推荐联合治疗以达最佳效果。

  • 病例报告
  • 徐嫄蕙, 李文婧, 姚小英, 管阳太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2, 18(3): 144-154. https://doi.org/10.12022/innr.2022-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对以双侧丘脑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认知水平。

    方法:报道1例以"行走不稳伴言语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双侧丘脑病变患者的诊疗经过,同时结合文献,重点针对其病因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结果:该例丘脑病变患者以意识障碍、言语行走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经过相关影像学检查在双侧丘脑发现对称病灶,最终诊断为后循环脑梗死,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结论:双侧丘脑病变临床上并不罕见,临床表现受病变部位、其他大脑组织部位有否合并受累等影响。其病因众多,包括肿瘤、感染或脱髓鞘疾病、代谢或中毒性疾病以及需要及时干预的血管性疾病。因缺乏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临床诊断及鉴别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早期明确丘脑病变病因尤为重要,以期能够早诊断早治疗,本文在报导病例的同时就其病因和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