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1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9-25
  

  • 全选
    |
    青年论坛
  • 朱冬雨,陆征宇,陆玲丹,徐 强,赵 虹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3): 109-113.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属于中医的“颤证”范畴,脏腑辨证大多从肝、脾、肾论治,很少提及肺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笔者认为,肺的生理功能与帕金森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帕金森病早期使用补肺的药物对于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有一定的疗效。基于中医理论,肺开窍于鼻,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与大肠相表里。肺的生理功能可影响全身脏腑气血的运行,是帕金森病关键的病变脏器。因此,本文除了从病因和病机角度探讨肺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外,还以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作为切入点,论证早期从肺论治帕金森病是必要且可行的。
  • 原创研究
  • 王 暖,周 昊,黄红莉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3): 114-119.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360°旋转复位与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69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被随机分入研究组(35例,接受360°旋转复位治疗)和对照组(34例,接受Epley手法复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痊愈后的残留症状。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1次治疗后即可获得治愈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1.4%(32/35)和88.2%(30/34),需要接受2次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6%(3/35)和11.8%(4/34),但2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研究组治愈后有残留症状(包括头晕、行走不稳、颈部不适)的患者所占比例为17.1%(6/3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9.4%(10/35)](P<0.05)。 结论:360°旋转复位与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相似,但前者的残留症状更少,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操作更加简便、舒适度更优,显示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艳兰,李燕玲,龙 锦,李光清,段雨含,常 燕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3): 120-124.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方法:研究对象为180例合格的癫痫患者,随机分入健康教育组(90例,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健康教育护士实施系统干预,包括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接受复查和做好“服药日记”的记录,以及定期电话回访患者以监督治疗依从性)和对照组(90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随访12个月,最终健康教育组有79例患者以及对照组有76例患者可纳入分析。比较2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治疗依从率的差异。 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时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治疗依从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6和12个月时,健康教育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治疗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 结论:健康教育护士通过指导癫痫患者按时服药和接受复查,同时督促患者做好“服药日记”记录,有助于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 综述
  • 金国华,王丽晶,钟 萍,詹 青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3): 125-131.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感染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后,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发生率较高,会加重患者病情,与预后密切相关,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SAP相关危险因素,早期识别SAP,及时给予有效的中西医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炎性反应消退,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SAP中西医康复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 余 敏,詹 青,赵江民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3): 132-137.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脑积水和症状性癫痫,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在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初期,大脑功能或结构大多已存在早期或不典型的变化。本研究阐述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等相关技术在评估和预测SAH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指出EEG和TCD有助于临床上及时开展有效的评估和干预,从而阻止SAH后持续的脑损害,改善SAH患者的预后。
  • 张 丽,姜文斐,孙传河,廖伟龙,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3): 138-141.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的神经变性疾病,包括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及延缓其进展的方法,仅仅能够对运动症状(包括震颤、肢体僵硬和行动迟缓等)进行对症处理,而对非运动症状尚缺乏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太极拳运动在治疗帕金森病运动与非运动症状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本文旨在对太极拳运动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的进展进行综述。
  • 潘永丽,张 涛,刘金之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3): 142-145.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天麻提取物的抗癫痫和神经保护作用这2个方面阐述了天麻提取物的临床治疗作用。药理学和分子学水平的研究均表明,天麻提取物具有多种功效。本文对天麻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抗癫痫和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病例报告
  • 孙传河,廖伟龙,高鹏琳,姜文斐,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3): 146-150.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报道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1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方法:对1例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水通道蛋白4)和辅助检查,并基于临床实践,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结果:该患者以渐进性右眼视物模糊伴右侧肢体无力、麻木起病,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治疗方面,先给予激素冲击治疗,但患者病情不断进展且对激素产生依赖性,遂加用环磷酰胺,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结论:对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激素治疗不佳的患者,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
  • 韩 瑛,汤同健,许文杰,詹 青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 13(3): 151-156. https://doi.org/10.12022/jnnr.2017-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报道1例因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方法:报道1例因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对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进展进行复习。 结果: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而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治疗2周后,患者右侧肢体功能恢复,仅遗留部分运动性失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2分。治疗6周后,复查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提示左侧颈总动脉近段狭窄,其远端颈总动脉闭塞直至颈总动脉分叉处。于是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取栓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随访,患者预后良好。 结论:对于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可基于指南推荐,进行个体化治疗。在溶栓时间窗内及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